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论坛

复旦大学bbs,复旦大学吧,复旦大学论坛,复旦大学bbs论坛,日月光华,日月光华bbs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wanderlust (0370·人在画中游), 信区: WangDao_ChunTsung
标  题: Re: 望道中期报告简报(2006.12.06)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6年12月08日15:40:0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唔。没去听,贴一篇很老的文章吧,关于石库门,可能你已经读过了:)

谁的城市谁的家——我的市民主义

□龙应台

     1

    在一次盛大的国际会议里,一个荷兰代表问我,“台湾不是福尔摩沙吗?为什么你
们不称台湾福尔摩沙呢?很容易发音啊。”

    我说:“你们怎么称你们的国家?”

    他说:“TheNetherlands。”“请问,”我客气地说,“你们为什么不称它为He-L
an呢?我们说荷兰。很容易发音的。”

    他愣了一下,不说话。

    我也就打住了已经到了嘴边的冷冷的话,用自己的语言为自己的土地命名,好像是
天经地义,不必解释的事呢!

      2

    很多上海人以“新天地”为荣,很多台北人对“新天地”赞叹不已,同时叹气,“
台北没有这样的地方。”

     破旧拥挤的石库门老房子拆掉,让崭新的楼房建起,而崭新的楼房又维持一种古旧
的情调,夹杂着刻意留下来装饰用的石库门片段残垣。讲究的饮食、流行的音乐、前卫
的艺术与时尚,使外国人以为找到了想像中充满东方情调的古典上海,使上海人觉得自
己的生活品味与纽约、巴黎同步同曲,找到了想象中的现代。破败的老区一眨眼变成一
个城市的地标、一种新文化的象征,上海决策者的机灵和香港开发商的精确估算不能不
让人佩服。

      他懂行。“新天地”是按照一定配方调制出来的文化产品。几分古老帝国的矜持
加几分借来文化的放肆,几分共产主义的严峻混一点资本主义的夸张,混合得恰当,既
向西方人贩卖了中国的古典又向中国人推销了西方的现代。同样一个处方,同样一个产
品,不同的买主却买到了截然不同的东西,而且各自兴高采烈。

     “新天地”的开发商本质是市场和消费行为的分析专家,可是当产品是文化时,他
就变成了一个最精确的文化观察家。

      可是我一直无忘记那个老妇人。那时“新天地”还没有出现,只是整个上海变
成了一个拆除大工地。老房子整片整片地在机器声中轰然解体,灰飞烟灭散成瓦砾颓墙
,像战后废墟。在一片望不见尽头的瓦砾堆中,我看见一扇门框还危险地站着,孤零零
、摇晃晃地站着,门框下坐着一个黑衫黑裤梳着髻的老妇人。车子经过她时,我可以清
楚地看见她脸上又密又深的皱纹,一脸的茫然。

      不要为她担心,上海人说,政府会安顿的。她会迁到郊区公寓楼里去,会有现
代化抽水马桶可用,比石库门舒服多了。

      车子疾驶,我回头看,瓦砾堆上守着门框的老妇人越退越小,很快就不见了,
可是那张废墟上的门,像一个歪歪斜斜的问号,令人不安。

      “新天地”在瓦砾堆上大方地站起,给大都会的新兴阶层带来尊严和快乐,给
大都会本身定下一个价值的新坐标。一流、进步、国际化,种种抽象概念在这里被具体
定义,透过物质(譬如各国品牌的啤酒)以及文化作为商品(譬如爵士乐、波普艺术,譬如
法国的气氛和感觉)。

      有什么不对呢?你自己不是一直在大声呼吁重视文化产业?“新天地”难道不
是一个老社区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

      把“新天地”孤立地来看,是的,它是一个成功的开发典范,但是从城市发展
的整体来看,有太多“开发”者不能回答的问题:

      都会新兴阶层的需求当然必须得到满足———剧院、美术馆、音乐厅、高格调
的酒馆、餐厅、沙龙等等,可是那个独坐废墟的老妇人的需求,可能不是美术馆音乐厅
而是与邻居声气相通的小巷弄,可以打太极拳的小公园,可以大声笑闹的戏圈子。她的
文化权谁在照顾?大都会里有多少像她这样的老妇人?占城市人口的百分之几?大都会
的年度预算中又有百分之几是用在她们身上的?她所享受到的社会资源与新兴阶层的比
例如何?

      换一个问法:黑衫黑裤梳髻、孤单坐在瓦砾堆中的老妇人,属于她的“新天地
”在哪里?

      老家,变成瓦砾;抽水马桶,变成未来的象征。也许都是美意,但是,有没有
人问过她的意见?她有没有权利决定她要不要抽水马桶?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如果
有,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市民与城市的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契约关系,在上海的
“契约”书上,她的文化权利是什么?或者说,像她这样的“小市民”有没有权利参与
决定这个城市的未来?

      这不是商人可以回答的问题,却是政治家必须思索的问题。

      新兴阶层在“新天地”会晤朋友,开记者会座谈会,散步逛街聊天听音乐,喝
进口啤酒买名牌服装。每个人都听过“后现代”、“国际化”、“全球化”的术语,感
觉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当自己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和纽约人巴黎人一样时。“
与国际接轨”是另一种说法,带来同样程度的乐观信心。

      可是,等一下,究竟什么叫“国际化”呢?是谁在给“国际化”下定义?“国
际化”是双向的———西方人向东方人看齐,东方人向西方人学习,还是单向的———
全世界向西方看齐?或者,更可疑的,“西方化”事实上就是“美国化”?当开发商把
石库门文化从实质内容转变成边缘装饰,在“新天地”推出法国的时装、德国的啤酒、
美国的音乐,并且藉着消费物质“顺便”提供新的价值观时,人们是否会停下脚步思索
:上海的国际化究竟是什么?它与东京、香港、汉城的国货化有何不同?它参考比拟的
对象是开阔型的纽约伦敦是内敛型的罗马柏林?

      在急速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一种位置?它是内容还是装
饰?内容到什么程度,装饰成什么面貌?

      在都市“新天地化”的过程中,上海本身的历史与性格应该如何对待?它是主
体还是———你容许它变成客体?

      在新兴阶层的品味逐渐成为强势的时候,底层的庶民文化要得到什么样的尊重
或者提升?

      都市的改造不只是拆房子建房子,拆什么建什么的每一个决定其实都是文化的
抉择,透露出我们对过去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想象。老屋代表着生活方式、处世态度,
甚至生命哲学。拆老屋建新屋,就是以不同的空间格局塑造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处世态
度、生命哲学。它不仅只是土木工程,它是文化的开启与创造,是我们传承给下一代的
生命哲学。

      这么重大深化、影响长远的问题,岂是一个“开发”的经济问题而已?

      3

      我站在“中山堂”三个字下面,望向广场。淡淡的阳光,微微的风,光着上身
的少年在溜滑板,年轻的女人推着婴儿车,老人家拄着拐杖散步。是的,这是台北最美
好的广场,它没有市府广场那么疏离,也没有“总统府”广场那么冷峻,倒像一个盛着
透明爱玉冰的小碗,吸引着人们手牵手走进来,彼此靠近。

      广场是都市的自然舞台,以太阳作专业灯光,清风明月为特殊效果。它可以阅
兵,展现强大实力。它可以聚众示威,呈现民间力量。它可以变成坦克车的屠杀场,但
它更可以是人们约会散步、纳凉休息、听音乐看表演的地方。整个罗马城的文化都展开
在广场上。

      这个爱玉冰碗似的广场,在日本人统治时期是用来欢迎天皇、制造“万民欢腾
”景象的。国民党来台以后,成为万人聚集高喊“光复大陆”、“蒋总统万岁”的地方
。不管什么时代,不管什么人统治,中山堂广场都是统治者的自家庭院,象征权力。

      七十年为统治者服务,够了,我要把这个广场转化为市民广场。

      歌仔戏在广场演出时,老人家们很早就来占位子。很多人穿着汗衫、趿着拖鞋
就来,手里摇着一把蒲扇。有的阿嬷背上还用大花布绑着婴儿。月亮升起时,戏台上锣
鼓沸然,戏台下欧吉桑欧巴桑边看戏边评头论足,花脸上台时一阵轰笑。

      “蝴蝶夫人”搭出了舞台,广场上就涌进了一批不同的脸孔。老师带着全班小
学生,大学生穿着牛仔裤,文质彬彬的中产阶级带着一家四口,年轻的母亲牵着孩子的
手,人们从四面八方向广场汇集。广场上摆出了两千只凳子,还有三千个人得席地而坐
。清越的歌声缭绕,风轻轻吹起树叶,五千个人寂静无声。

      “梁祝”是台湾人记忆最深最动感情的“国歌”,40年尘封不见,我想把记忆
重新打开,把感情释放,在星空下。这样一个夜晚,广场像一个巨大的魔力磁铁,辐射
出记忆的幽幽召唤。有人从高雄开车赶来,有人从旧金山特别搭飞机回来。六千张凳子
一转眼就坐满,还有五千个人站着看。星空瞬间乌云密布,冬天的雨,直直落下。“楼
台会”里的英台正唱到凄切婉转之处,冷雨中,台下一万个人,不动。

      每一个景象,都仿佛农村时代在庙埕前搭出野台,村人“把酒话桑麻”的情境
,台北市变成台北村。掌声在雨中激动响起,英台和山伯出来谢幕。一只白色的老土狗
不知什么时候走上了舞台,就在那舞台中央灯光亮处抖了抖身上的雨水,懒懒地趴下来
,闲闲地看着台下的万人空巷。

      我知道,我们已经向历史夺回了一个广场。

      4

      龙应台,你错了。它并没有变成一个彻底的市民广场。歌仔戏、欧洲歌剧、梁
祝,不管吸引了多少人,都是官方主导的文化活动。尖刻一点说,这些活动和集权政府
用载歌载舞大型活动制造“普天同庆”、“万众一心”的做法本质上判别不大,都是执
政者用权力和纳税人的钱举办活动来达到某种目的。惟一的差别(当然,这是一个重要的
差别)只在于,集权政府有政治意图而你有文化意图。可是两者都是从上而下导师式的精
英思维,人民被当权者“教化”、“培养”、“提升”。那界定广场意义的人,对不起
,仍是政府,不是市民。

      当中山堂广场真正由市民“向历史夺回”时,广场上可能有许多艺术家当场作
画,有音乐家演奏,戏剧家表演,小丑献技,锣鼓喧天像今天一样,但是每一个活动、
每一场表演都是民间自发的。市民自己有能力有财力组织自己要看要听的节目。政府,
给我站一边凉快去。

      这样的市民不会在享受了一场市府广场上的狂欢晚会之后就觉得市长很好,也
不会在参与了“总统府”广场的豪华跨年晚会之后就觉得“总统”很英明。他反而要认
真质问政府花钱办活动、做宣传的隐藏动机和正当性。

      这样的市民,并不多,中山堂广场距离真正的市民广场,还有一段路要走。值
得思索的是,摆上六千张凳子就可以把一个广场变成剧场,但是我们如何把威权时代摇
旗呐喊变成独立自主的市民?如何把政府变小、市民变大?

      5

      没有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不从自己的村子出发。没有一个值得爱的城市不从市民
的情感开始。没有一个自尊自重的国家会容许别人来为你命名。没有一个广场,不泄漏
一个城市的底细。


【 在 ranwu ( 野生葵·亡命天
涯) 的大作中提到: 】: 唔这个是包含在内的,不过作为辅助面,都要说就铺太大了^_^
: 【 在 huakaibubai (懒汉) 的大作中提到: 】
: : 总结的非常好。关于住宅中蕴含的人伦关系,我还有一点建议,就是中国传统的人伦关
: : 系是怎样的,哪些跟住宅是有着比较明显和直接的关系的,这部分,也就是作者的内联
: : 的部分还需要再明确一下。可能作者已经想到了。
: : 【 在 label ( 凭栏
: : 望道) 的大作中提到: 】:                        望道中期报告简报·人文社会专

: : .................(以下省略)


--
 (╮──┈
╰┙       树凋叶落时如何?
           曰:体露金风:P       ┎╮
                           ┈──╰)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10.100.143.48]
※ 修改:·wanderlust 於 12月08日15:41:02 修改本文·[FROM: 10.100.143.4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szuonline.cn 今天是 2024/05/06
深大在线 荔园在线 荔园晨风 荔园晨风BBS 荔园晨风bbs站 深大bbs 深圳大学bbs 深圳大学论坛 深圳大学内部网 szu bbs 荔园晨风地址 荔园晨风校外地址 荔园晨风登陆地址 荔园晨风登录地址 荔园晨风怎么登录 荔园晨风怎么登陆 深圳大学荔园晨风 荔园晨风登录不了吗 深大荔园晨风关了吗 荔园晨风官网 荔园晨风无法校外登陆 荔园晨风bbs登录不了 梨园晨风
富人的丁克叫丁克,穷人的丁克叫断子绝孙。